贾樟柯十年之约:《故人》回望与对话未来
贾樟柯十年之约:《故人》回望与对话未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贾樟柯的十年回望:当山河依旧,故人可曾走远?
"2025年,你会是什么样子?"贾樟柯在《山河故人》里抛出的这个问题,如今距离答案揭晓只剩一年光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大师班上,老贾带着他的老搭档们——制片人市山尚三、摄影师余力为、声音指导马修·拉克劳和剪辑师张阳,坐在台上像翻开一本泛黄的日记。台下观众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和电影里的角色一样,都被时间推着走到了某个命运的岔路口。
说到技术,这帮电影老炮儿的眼睛就发亮。余力为记得拍《山河故人》时,他们用三种画幅比例来讲三个年代:1999年用4:3的标清质感,2014年换成16:9,到了2025年直接上2.35:1的宽银幕。"不是炫技,是让画面自己说话。"老余比划着解释,就像我们翻老照片,泛黄的边角自然带着年代感。张阳接茬说起声音设计,煤矿坍塌的轰响要混进赵涛父亲咳嗽的音效,"把环境噪音变成心理噪音"——这话说得台下学电影的学生赶紧记笔记。
聊到AI时,这帮电影匠人出奇地淡定。贾樟柯说早年在东京见过用算法生成的短片,"像小孩蹒跚学步,可怕又可爱"。他手机里存着用AI做的汾阳老城图像,电线杆歪斜的角度居然和记忆里分毫不差。"技术永远在变,但"——他指了指太阳穴又指了指心口——"人这里的震动不会变。"这话说完,台下有个戴渔夫帽的年轻人悄悄擦了下眼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anwei.yingshibaike.com/index.php/2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