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诗坛巨星郑愁予美国逝世,享年92岁

台湾诗坛巨星郑愁予美国逝世,享年92岁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那天凌晨四点,美国加州的夜色还没褪尽,92岁的郑愁予悄悄合上了眼睛。消息传到中文世界时,已经是6月15日——这个写过"达达的马蹄声"的诗人,真的成了永远的过客。
老济南人都记得1928年夏天,大明湖畔的郑家宅院里传出婴儿啼哭。谁也没想到这个叫郑文韬的男孩,日后会用"郑愁予"的笔名,把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现代诗搅得风生水起。他写诗早得吓人,十六岁就自掏腰包印了《草鞋与筏子》,那会儿同龄人还在背《滕王阁序》呢。
台湾诗坛巨星郑愁予美国逝世,享年92岁
翻他的诗集就像拆盲盒。《窗外的女奴》里冷不丁冒出来"我的寂寞是一条蛇",吓得女学生半夜不敢关灯;《衣钵》又突然正经起来,念叨"先祖的骨血在陶罐里发芽";等看到《雪的可能》,他又像个老顽童似的写"雪落下时,天空在给大地发微信"。这种跳脱劲儿,直到2019年出版《寂寞的人坐着看花》都没变过。
老爷子晚年住在加州,可心里那根弦始终绷在汉语上。前些年有留学生去拜访,看见他书房墙上钉着泛黄的《草鞋与筏子》初版本,茶几上却摆着最新款的iPad。问他怎么看待短视频时代的诗歌,他眯着眼笑:"马蹄声从达达变成滴滴,错的还是对的?"这种机灵劲儿,活脱脱还是当年那个十六岁出诗集的少年。
现在想想,《燕人行》里那句"飞走的燕子从来不告别"竟像预言。6月的太平洋彼岸,那只栖息在汉语枝头七十多年的燕子,终究没惊动任何人地飞走了。只剩下那些印在纸上的句子,还在继续敲打一代代人的心门——哒哒、哒哒,分不清是马蹄还是光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anwei.yingshibaike.com/index.php/22677.html
《不再退缩》8月8日上映:潘斌龙、左小青展现新式中国家长
« 上一篇 07-24
刘亦菲红宝石黑裙自拍,摩登精致感爆棚!
下一篇 »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