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兰若寺》动画上映,东方奇幻美学新演绎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在动画电影的创作领域,追光动画始终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技术实力探索着属于中国的表达方式。其最新作品《聊斋:兰若寺》将于7月12日正式与观众见面,这部影片作为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的最新力作,由曾缔造票房与口碑佳绩的《长安三万里》原班人马倾力打造,无疑承载了极高的市场期待与艺术抱负。
影片的灵感源泉是中国古典志怪文学的瑰宝《聊斋志异》。蒲松龄笔下的世界光怪陆离又充满人情味,为影视改编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聊斋:兰若寺》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叙事结构的精巧设计。它并未拘泥于单一故事的线性叙述,而是别出心裁地选取了“崂山道士”、“莲花公主”、“鲁公女”、“画皮”等六个风格迥异的故事单元,并以“兰若寺”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核心场景作为时空纽带和精神原点,将看似独立的篇章有机串联,编织成一个更为宏大、彼此隐约勾连的奇幻宇宙。这种结构既保留了原著的单元剧特色,又通过场景的同一性赋予了整体叙事更强的凝聚力和电影感,旨在为观众呈现一场跨越时空、波澜壮阔的东方奇幻盛宴。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其多元化的美术风格。为了契合不同故事篇章的情感基调与时代背景,创作团队大胆采用了差异化的视觉表现手法。有的篇章借鉴宋画的清雅韵致,有的则呈现盛唐的华丽风华,甚至还创新性地运用了毛毡材质般的独特质感或魏晋时期的童趣笔触,这种“一文一风格”的尝试,极大地提升了影片的艺术层次,打造出极致的、流动的美术盛宴。对于“黄泉”等超现实世界的构建,团队更是基于“天地人”的古老哲学概念,设计出一个既瑰丽宏大又蕴含东方哲思的亡者世界,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基于其丰富的叙事层次和普世的情感主题,《聊斋:兰若寺》确立了清晰的全龄化定位。对于年幼的观众,它可以是一部情节跌宕、形象生动的奇幻童话;对于青年群体,片中跨越种族与生死的情爱纠葛与冒险传奇,足以满足他们对浪漫与刺激的向往;而对于成年观众,则能透过精怪鬼狐的表象,品味故事背后关于人性、欲望与命运的深刻哲理,获得独特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回响。早期释放出的不俗口碑,也印证了其满足多元观影需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