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井上刚与冈田将生《地震之后》预告曝光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电影《地震之后》以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为起点,将时间线延伸至2025年,通过跨越三十年的时间维度,构建了一个关于丧失与重生的叙事空间。影片由冈田将生领衔主演,汇聚了鸣海唯、渡边大知、佐藤浩市、桥本爱、能年玲奈、唐田英里佳等众多演员,在导演井上刚与编剧大江崇允的共同打造下,将村上春树短篇小说集《神的孩子全跳舞》中的四则故事——《UFO飞落钏路》、《有熨斗的风景》、《神的孩子全跳舞》与《青蛙君救东京》——重新编织成一部具有超现实色彩的剧情电影。
影片以地震这一重大灾难为背景,却并未直接聚焦于灾难现场的惨烈,而是将镜头转向四位背负着孤独与创伤的人物,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与地域中试图寻找自我与世界的连接。这种叙事策略与村上春树一贯的风格相契合,即在现实的裂缝中注入幻想与隐喻,使作品超越具体事件而触及更普遍的人类境遇。电影通过重新剪辑原有剧集内容并加入新拍摄的画面,不仅扩展了故事的时空维度,也强化了影像语言的抒情性与象征性。
在《UFO飞落钏路》中,人物在远方城市中寻找答案;《有熨斗的风景》通过日常物件窥见记忆与失去;《神的孩子全跳舞》则以舞蹈作为仪式,表达超越语言的情感释放;而《青蛙君救东京》更直接以奇幻情节喻示个体与集体命运的交织。这些故事在影片中并非简单拼接,而是通过情感基调与主题上的呼应,形成多声部合唱般的叙事效果。
井上刚导演曾执导《海女》等作品,擅长处理细腻的人物情感与地域文化景观;而编剧大江崇允凭借《驾驶我的车》等剧本已展现出对文学改编与心理叙事的驾驭能力。两人的合作使得电影在视觉与文本层面均呈现出高度的统一性与艺术性。影片并非直接再现地震的灾难瞬间,而是通过人物之间的沉默、距离、偶遇与分离,映射出灾难之后漫长而隐形的精神余震。
冈田将生作为主轴人物,其表演承载了影片中多处关键转折,从青年到中年的年龄跨度与情绪层次都被较好地消化。其他演员如桥本爱、能年玲奈等也各自在片段中贡献出具有感染力的演出,使得多线叙事不致涣散,反而在差异中形成整体感。
电影最终指向的并非悲悼与停滞,而是在承认创伤的基础上,探讨如何继续生活、如何重新爱人、如何与不确定的世界共处。这种态度与村上春树文学中一贯的危机叙事与救赎寻找一脉相承,也呼应了日本社会在多次重大灾难之后所形成的文化反思与情感韧性。影片于10月3日在日本上映,不仅是一部电影版的剧集重组,更是一次独立的艺术创作,它以温柔而奇诡的方式提醒人们:即使在废墟之上,人依然可以通过记忆、故事与想象,重建属于自己的意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