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河》:为何“舌尖乡愁”未入味?

《小山河》:为何“舌尖乡愁”未入味?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小山河》这部电影,讲的是26岁的青禾从深圳回到湖南老家的故事。她带着创业的念头回去,却没想到家里发生了变故。电影里,她和外婆一起生活,通过一道道家常菜,唤醒了记忆,重新认识了父亲,理解了母亲,最终完成了自我和解的旅程。这部电影还入围了第70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电影与美食”单元,挺厉害的。
电影的核心是“味觉”,把乡愁和美食结合在一起,这种题材挺少见的。乡愁在电影里直接体现在饮食上,比如春笋炒腊肉、擂辣椒皮蛋、甜酒冲蛋这些美食,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但是,电影在剧情和美食的结合上做得不够好,叙事线索有点乱,人物动机也不够充分,让人看了有点摸不着头脑。
《小山河》:为何“舌尖乡愁”未入味?
专家分析说,如果电影能更纯粹地聚焦在青禾和外婆的相处上,用美食来实现治愈,可能会更打动观众。他们还把《小山河》和日本的《小森林》系列做了比较。《小森林》是以美食为中心,构建了完整的生活哲学,食物和人物的故事、关系发展紧密相连。而《小山河》里,美食好像只是个附加的“壳”,并没有真正推动人物关系和情节的发展。
《小山河》:为何“舌尖乡愁”未入味?
总的来说,《小山河》在美食的呈现上做得不错,但在叙事上还有改进的空间。如果能更好地把美食和人物的故事结合起来,让美食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力量,这部电影可能会更受欢迎。毕竟,美食不仅能满足我们的味蕾,还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这是治愈系电影的魅力所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anwei.yingshibaike.com/index.php/24912.html
吴昊宸访谈:以书为翼,文字助力演技
« 上一篇 11-08
票房口碑双丰收!小李子揭秘《一战再战》
下一篇 »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