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姊妹》至《北上》:年代剧为何如此吸引人?
《六姊妹》至《北上》:年代剧为何如此吸引人?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当运河水流过花街:那些在年代剧里活过来的烟火人生
最近电视上那些讲老故事的年代剧又火起来了。我追了几部,发现这些剧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能把我们爷爷奶奶那辈人的日子,拍得跟昨天刚发生过似的。
《六姊妹》就更热闹了。何家那六个闺女,从大姐到六妹,个个性格鲜明得像刚从菜市场拎回来的活鱼。大姐何秀兰最让我心疼,明明自己读书最好,却为了供妹妹们上学早早去纺织厂当了女工。有场戏特别戳心,她偷偷把攒的私房钱塞给要高考的三妹,被丈夫发现后两人大吵一架。她蹲在院子里洗衣服,搓着搓着眼泪就掉进洗衣盆里了。这种中国式大姐的牺牲,现在年轻人可能理解不了,但我妈看这集时哭湿了半包纸巾。
不过这些剧也不是没毛病。《六姊妹》播到后面,老有人吐槽怎么又是姐姐牺牲妹妹不懂事的套路,弹幕里天天吵:"这大姐是不是傻?""现在谁还这么过日子啊!"《北上》更惨,原著党们看到运河故事被改得只剩个壳子,气得在豆瓣刷一星。我倒觉得,电视剧本来就不可能完全照着书拍,关键是能不能把那个年代的精气神拍出来。就像我奶奶说的,她们那会儿哪有什么选择,能把日子过下去就是本事。
说到底,我们爱看年代剧,不就是想看看爸妈年轻时的样子,想想自己从哪儿来的吗?当镜头扫过运河边褪色的春联,扫过老式缝纫机上积的灰,扫过红房子阳台上晒的白球鞋——这些比任何特效都更能让我们相信,那些故事真的发生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anwei.yingshibaike.com/index.php/2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