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新掌舵:艾米·帕斯卡与大卫·海曼联手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当〈哈利·波特〉遇上〈蜘蛛侠〉:新〈007〉电影背后的好莱坞权力游戏
詹姆斯·邦德又要回来了,但这次他背后站着的不是传统的米高梅或索尼,而是流媒体巨头亚马逊。更让人意外的是,这次操盘新〈007〉电影的制片人名单里,突然冒出了两个响当当的名字——艾米·帕斯卡和大卫·海曼。前者是索尼〈蜘蛛侠〉新三部曲的幕后推手,后者则是〈哈利·波特〉系列的“魔法缔造者”。这组合乍一看像好莱坞的“跨界联名”,但仔细琢磨,其实是亚马逊在下一盘大棋。
至于大卫·海曼,这名字对〈哈利·波特〉粉丝来说简直是“制片人里的邓布利多”。从2001年第一部〈魔法石〉开始,他硬是把J.K.罗琳笔下的小巫师变成了全球最赚钱的电影系列。更关键的是,他擅长“长期养IP”:〈神奇动物〉系列虽然口碑跌宕,但至少没让魔法世界凉透。让他来管〈007〉,估计是要学〈哈利·波特〉那样,把邦德电影从“单集爆款”升级成“代际传承”——毕竟这系列已经60多岁了,再不搞点新花样,年轻人谁还看西装大叔玩高科技手枪?
亚马逊米高梅的影视总监考特尼·瓦伦蒂嘴上说“尊重邦德传统”,但行动上可一点没客气。去年他们刚和布罗科利家族(007初代制片人的后代)签协议拿下创意控制权,转头就找来帕斯卡和海曼这种“IP改造专家”。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要把邦德从“传统特工片”往“跨媒体宇宙”的方向拽。想想看,〈蜘蛛侠〉能联动漫威,〈哈利·波特〉能衍生前传,凭什么〈007〉不能搞个“军情六处宇宙”?说不定下一部就让Q博士当主角拍衍生剧,再给M夫人弄个年轻版外传——反正亚马逊Prime Video正缺能和〈碟中谍〉对打的独家内容。
不过老粉们也别急着骂“毁经典”。007系列能活过六十年,靠的就是“变与不变”的平衡。肖恩·康纳利时代邦德还抽烟喝酒打女人,到皮尔斯·布鲁斯南就变成西装狂魔,丹尼尔·克雷格干脆演出了 PTSD 特工。这次换制片团队,大概率要玩更大的:比如让邦德搭档个AI助手(亚马逊可是有Alexa),或者把反派改成硅谷科技巨头(贝索斯客串?)。至于新演员人选,现在赌盘上押得最凶的是〈王冠〉里演查尔斯的奥利弗·杰森-科恩——要是成真,那邦德可就真成“英伦正统”了。
说到底,亚马逊这波操作就像给老牌威士忌兑了能量饮料。帕斯卡负责加炫酷特效,海曼负责铺长线剧情,而亚马逊握着流媒体和数据算法,随时能根据用户喜好调整下一部邦德该亲几个美女或炸几辆跑车。至于效果如何?至少比让邦德在〈无暇赴死〉里直接嗝屁有想象力——毕竟,谁不想看〈蜘蛛侠〉制片人怎么让007荡着蛛丝拯救伦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