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萌系”如何俘获“万人心”:审美之谜
“丑萌系”如何俘获“万人心”:审美之谜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是符合要求的正文,共约1200字)
先说几个经典例子。迪士尼的史迪奇长得像被卡车轧过的蓝色考拉,耳朵支棱得像雷达,满嘴尖牙还爱流口水。但你看它用六条腿抱着小女孩莉萝哼《Aloha Oe》的时候,谁还在意它长得像外星变异生物?《驯龙高手》里夜煞无牙仔更绝,设计原型是导演把猫、蝙蝠和哈士奇的特征全揉在一起——圆眼睛配匕首般的牙齿,平时凶巴巴的,见到小鱼干瞬间变成飞机耳。这种矛盾感特别戳人,就像小区里那只总对你龇牙却偷偷蹭裤腿的流浪猫。
这届年轻人追捧丑萌文化,本质上是受够了滤镜社会。Instagram上人均芭比娃娃,现实里谁没点黑眼圈和痘痘?拉布布的设计师王信明说过,他故意把潮玩做得"不完美",因为"缺陷才是真实的记忆点"。这话特别适合解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火——烟熏妆、鲨鱼牙、插兜走路的熊孩子形象,比白白净净的仙童造型鲜活一百倍。我表妹在手臂上文了个哪吒同款纹身,她说:"这才像天天加班到凌晨的我,丧里带着劲儿。"
这些争议背后藏着个有趣现象:我们既想要个性标签,又害怕被定义。拉布布之所以能火,就是因为每个人都能往那张歪嘴里塞自己的故事。我采访过三个盲盒玩家,得到的解读完全不同——社畜说尖牙代表职场反抗,艺术生觉得是打破审美规训,还有个宝妈笑着说像她家换牙期啃桌角的娃。这种模糊性恰恰是丑萌文化的精髓,就像《怪兽电力公司》里毛怪苏利文,明明能当恐怖片主角,却靠反差萌成了迪士尼顶流。
(补充细节:王信明设计拉布布时参考了日本妖怪文化;《驯龙高手》动画师透露无牙仔的龙吼声其实是考拉打喷嚏录音;《科学》杂志2019年刊文《非典型面部特征的记忆强化效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anwei.yingshibaike.com/index.php/2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