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加载中》AI单元故事集首映 引领创作新纪元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当AI开始写剧本:这部《新世界加载中》到底玩出了什么新花样?
你想象过AI拍电影是什么样子吗?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技术演示,而是真正能让你笑出声、起鸡皮疙瘩,甚至看完会愣神想半天的故事。最近在北京首映的《新世界加载中》就这么干了——七段风格迥异的短剧,从赛博朋克到黏土动画,全是AI和人类一起捣鼓出来的。最离谱的是,里面有个叫《宇宙肥肠》的单元,讲一群科学家非要给外星人喂大肠刺身,荒诞得让我在影院直接笑到拍大腿。
七段故事就像七颗怪味豆,嚼着嚼着就尝出深意来。《好梦》开场就是暴击:未来世界里,专门有人靠贩卖别人的美梦赚钱,结果发现最值钱的记忆居然是被主角搞砸的初恋。看到AI把那种朦胧的悔恨感用类似水墨的晕染效果呈现时,我后排的姑娘一直在吸鼻子。而《马丁症》更绝,父亲为救女儿穿越时空,每次穿越身体就会随机变成动物,有段他变成柴犬还想给女儿盖被子的镜头,全场观众又哭又笑——这要搁传统动画,光讨论"狗爪子怎么表现温柔"就得开三天会。
当然也有翻车现场。《桃源》里用赛博朋克风拍陶渊明的桃花源,有段村民电子眼发光的镜头莫名卡顿,导演自嘲说这是AI在抗议被逼着搞文言文翻译。不过这种瑕疵反而透着新鲜,就像看新手厨师炫技,偶尔焦糊的菜叶子比米其林摆盘更有烟火气。
现在影视圈都在吵AI会不会抢饭碗,但这片子给出了新答案。比如《宇宙肥肠》里讽刺科技崇拜的桥段,剧本是AI根据全网百万条关于"外星美食"的扯淡帖子生成的,人类编剧再往里面埋讽刺梗。现场制片人演示了怎么用AI试错:同一个打斗场景,输入"香港武侠+蒸汽朋克"出一种分镜,换成"昆汀式话痨+西部风"马上蹦出新版本,这效率放在传统剧组够美术组集体辞职三回。
映后聊到凌晨两点,有个细节特别戳我。导演说AI最初给《虎与旅行者》生成的结局是老虎吃了旅行者,团队争论整晚后决定保留这个黑暗版本,"机器比人类更懂自然的残酷"。或许这就是AIGC最迷人的地方——它不按套路出牌的逻辑,反而逼着人类创作者撕掉安全牌。现在特别好奇陈翔宇说的"科学化AI制片体系"到底长啥样,毕竟能让黏土动画和三维写实在一个片子里和平共处,这套玩法可能真会改写影视工业的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