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王一哲、张宸逍《云南采风》大理行记

江一燕、王一哲、张宸逍《云南采风》大理行记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跟着电影人逛大理:蝴蝶泉边扎染,洱海月下喝酒,这趟采风有点意思

前几天刷到一组照片,可把我给馋坏了。江一燕王一哲张宸逍这几位平时在银幕上才能见着的主儿,居然组团在大理街头晃悠,白族大妈扎染的蓝布门帘前边儿站成一排,笑得跟隔壁邻居家放暑假回来的大学生似的。要说这"跟着电影游云南"的采风活动可真会挑地方,大理那些藏在巷子深处的老手艺和抬眼就能撞见的山水,全让他们用胶片和数码镜头给框住了。
江一燕、王一哲、张宸逍《云南采风》大理行记
洱海的月色这次被他们玩出新花样了。张宸逍傍晚蹲在才村码头拍的那些素材,据说要拿来搞什么"数字光影艺术"。我特意问了在剧组打灯的朋友,说他们用激光投影把白族调子的旋律变成光点洒在湖面上,无人机拍下来就像银河掉进洱海里洗了个澡。最绝的是江一燕披着扎染披肩站在水边的侧影,月光把布上的靛蓝花纹映得跟活过来似的,难怪文案要写"洱月"——这哪是月亮,分明是老天爷往云南特供的柔光滤镜。
说到扎染,这次采风可算把这项老手艺里里外外扒了个遍。在周城参观作坊那段可有意思,三位明星围着染缸手忙脚乱的样子活像化学课上的学渣。老师傅教他们用棉线扎出蝴蝶纹,王一哲非说像麻花,结果自己扎出来的成品被张宸逍吐槽像被门夹过的油条。但等那些皱巴巴的布片从染缸里捞出来,在阳光下抖开的瞬间,蓝白相间的花纹突然就有了灵魂。江一燕举着自己染的方巾转圈圈,裙摆扫过晾布架的样子,简直能直接剪进《去有风的地方》第二季。
青梅酒的出现倒是意外之喜。本来只是拍摄间隙在喜洲古镇歇脚,结果碰上白族人家在院子里开酿新酒。三个电影人捧着土陶碗喝自酿梅子酒的样子,比他们在红毯上端着香槟真实多了。张宸逍被酸得皱眉还要硬夸"有江湖气",王一哲偷摸往江一燕碗里兑矿泉水的小动作全被镜头逮个正着。最绝的是酿酒阿婆突然亮嗓唱起敬酒歌,镜头里江一燕眼眶突然就红了,后来才知道那调子和她某部电影里的插曲莫名重合。
看他们用胶片机和数码设备交替拍摄特别有意思。在寂照庵拍绣球花那会儿,江一燕非要等阳光正好才肯按快门,说数码可以调参数但胶片必须"对得起每一格"。转头到了龙龛码头,她又举着手机追海鸥,连拍模式"咔咔"响得像放鞭炮。最逗的是王一哲,上午还端着架子用电影机拍苍山延时,下午就蹲在路边拿GoPro拍烤乳扇的大叔,活像个出来春游的传媒系学生。
这趟采风最戳人的,是镜头后面那些没被剪进宣传片的花絮。比如张宸逍在三月街被白族大妈当成自家侄子塞了满兜核桃,或者江一燕蹲在菜市场跟卖菌子的阿嬢学方言砍价。要说电影人眼里的云南确实不太一样,他们能发现扎染布上每道褶皱都在讲故事,能尝出青梅酒里藏着风花雪月的密码。现在总算明白为啥要"跟着电影游云南"了——这帮人简直就是行走的景点探测器,连路边蒲公英都能拍出电影质感。下次去大理,真得按他们踩过的点再走一遍,保不齐转角就能撞见属于自己的"胶片时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anwei.yingshibaike.com/index.php/22425.html
《八戒之天蓬下界》原声版「HD1080P/3.6G-MP4」百度云盘超清资源在线观看
« 上一篇 07-16
《超人》资源分享超清版「HD720P/3.4G-MP4」百度云网盘国语版
下一篇 »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