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狂飙飞车》资源下载链接国语中字【HD720P/3.4G-MP4】免费/加长版无修版百度云盘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布拉德·皮特开F1有多刺激?这部新片把方向盘都拍得冒火星了
听说布拉德·皮特要演F1赛车手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这老帅哥能扛得住200码的风压吗"。结果看完《F1:狂飙飞车》的IMAX版,脸都被打肿了——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愣是把62岁的皮特拍出了23岁的狠劲,那些赛车镜头真实得让人腿软。
科辛斯基这次玩真的,听说剧组把六台IMAX摄影机焊在赛车上实拍。有段摩纳哥街道赛的戏,赛车擦着护栏过去时,我后排的观众集体往旁边躲——轮胎摩擦护栏迸出的火星子直接扑面而来,空气里仿佛都能闻到橡胶烧焦的味道。最绝的是汉斯·季默配的电子音效,他把V6混动引擎的声浪做成了类似鲸歌的低频震动,每次换挡时座椅都在跟着共振,我邻座的老哥看到一半突然抓住扶手,后来他说以为自己要飞出去了。
烂番茄89%的新鲜度真不是白来的。上周末北京IMAX首映场散场时,听见好几个穿赛车服的真车迷在讨论"那个空气湍流的镜头"。说的是赛车尾流把前车扰流板吹变形的画面,科辛斯基用特殊画幅拍出了透明波纹,就像把隐形的水流具象化了。有场戏是皮特和对手在铃鹿赛道雨中缠斗,雨滴打在镜头上的轨迹会随着车速变化,300公里时速时雨滴会拉成横线,而减速入弯时又变成垂直下落,这种细节强迫症看了要疯。
这片子连声音都是戏。季默把无线电通话的电流杂音做成了节奏乐器,车队工程师喊"Brake!Brake!"的时候,背景音里能听见金属刹车盘降温时的"滋滋"声由近及远。皮特在斯帕赛道超车那场戏,当赛车擦过路肩石时,IMAX音响系统连砂石弹到底盘的"噼啪"声都还原得清清楚楚,我后排有个小孩突然喊了句"有石子崩我脸上了"。
看过点映的赛车记者朋友说,连马克斯·维斯塔潘本尊都认证了那些过弯镜头的真实性。特别是展现G力压迫感的镜头——当赛车以5个G的加速度过弯时,摄影机拍到了皮特面部肌肉被甩向耳后的变形状态,他头盔衬里吸汗的泡沫材料在镜头前几厘米处清晰可见。有段夜赛戏更离谱,导演用高速摄影拍到了刹车盘从暗红到炽白的变色过程,仿佛能透过银幕感受到上千度的热浪。
现在明白为啥要搞IMAX特供场了——普通影厅根本装不下这种疯劲。当皮特驾驶的赛车在直道尾速冲到380公里时,IMAX银幕上下多出来的26%画幅让人看清了后视镜里扭曲变形的赛道。散场时听见观众讨论最多的,是那个从车手视角拍摄的连续S弯镜头,据说为了这个45秒的镜头,剧组真的包下巴林国际赛道拍了三天。
说实话,看完这片子再去开卡丁车,感觉像在骑儿童三轮车。那些实拍镜头的压迫感太真实了,特别是当镜头从驾驶舱快速切换到外部跟拍时,能明显感觉到IMAX画幅像车窗一样"降"了下来。有场戏是赛车通过维修区通道,摄影机从地面仰拍时,连碳纤维底盘上未干的水渍反光都看得见。现在信了导演说的"90%实拍"不是吹牛,毕竟再厉害的CG也做不出那种让手心出汗的真实震颤。
对了,建议看早场——这片子的肾上腺素后劲太大,我昨晚看完失眠到三点,脑子里全是引擎轰鸣。现在特别理解为什么赛车手赛后要冰敷颈部,那两个小时的观影就像坐了趟过山车,脖子肌肉都是酸的。听说6月23号开始还有点映场,已经准备二刷了,这次要抢第七排正中间,据说能体验到最变态的贴地飞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