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小说家》编剧改编杨妞花真实故事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杨妞花真实经历改编《复仇的决心》启动:一个被拐女孩的26年寻亲路与她的"复仇"
"我叫杨妞花,今年31岁,但我花了26年才找到回家的路。"这个贵州女孩的故事即将被搬上银幕和荧屏——剧影联动项目《复仇的决心》近日官宣启动,并公布了首张故事原型概念图。这不是虚构的悬疑剧,而是一个真实发生的、关于记忆、伤痛与坚韧的寻亲故事。
2021年,已经结婚生子的杨妞花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寻亲视频。一个细节触动了网友:她记得老家有种叫"折耳根"的野菜,而在北方这叫鱼腥草。凭借5岁时模糊的记忆——父亲叫杨新民,会做木工;家住石板房,附近有座吊脚楼;姐姐叫杨桑英,总背着背篓——警方最终在贵州毕节找到了她的亲人。但等待她的却是父母因思念成疾,在她被拐后三年内相继离世的噩耗。
"我恨余华英毁了我的家。"杨妞花说的"复仇",是协助警方抓获这个拐卖11名儿童的人贩子。2023年,她凭借记忆指认的作案地点、手法成为关键证据,余华英一审被判死刑。在法庭上,这个身高不足1米5的女子怒斥人贩子:"你知道我爸爸临死前还在念叨我的名字吗?"
制作团队透露,影版将聚焦杨妞花成年后的追凶过程,有场戏是她带着女儿回到贵州老宅,发现父母坟头已长满青苔;剧版则会展现更多被拐儿童的群像,包括一个总在火车站徘徊的疯女人原型——那是另一位寻子母亲。编剧袁子弹说:"我们不想渲染苦难,而是展现一个普通女孩如何用记忆对抗时间。"
杨妞花现在和姐姐同住一个小区,教她说普通话,带她吃火锅。她坚持参与剧本讨论,要求保留一个细节:认亲那天,姐姐从屋里冲出来时,手里还抓着把没来得及放下的韭菜。"这就是真实的生活,没有准备好的重逢,只有猝不及防的眼泪。"
这个项目最特别之处在于双线并行:剧版由《山花烂漫时》编剧袁子弹操刀,影版则由《万里归途》的秦海燕执笔。两人都提到被一个细节震撼:杨妞花至今保留着被拐时穿的毛衣,袖口磨损处露出几根线头,"那是妈妈亲手织的,她说闻着还有股淡淡的樟脑味"。
目前公布的场景概念图里,有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那是杨妞花记忆中,父亲熬夜做木工时的光亮。美术指导透露,他们会复原1995年贵阳的街景,包括那种"下雨就变成小河沟"的青石板路。而演员遴选标准只有一条:"要能演出那种5岁孩子被迫早熟的眼神。"